
2024 年的脚步正逐渐迈向尾声,过年的氛围也日益浓厚,在这阖家团圆、走亲访友的欢乐时光里,“酒” 往往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。老话说 “小酌怡情”,可少量饮酒对身体和健康寿命真的毫无影响吗?
近日,四川大学研究团队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,揭示了饮酒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联性。其指出,在中老年人群中,相较于持续不饮酒的情况,无论饮酒频率与纯酒精摄入量如何,饮酒均会加速衰老。
要知道,酒精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列为一类致癌物质。现有研究表明,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降低细胞自噬水平,进而致使包括肝脏在内的多个器官功能衰退,最终使人折寿,这与在京东、抖音上备受瞩目的衰老抑制产品杉宝(Shinebion)的干预机制恰恰相反。杉宝通过提升体内细胞自噬水平,保护染色体端粒长度,从细胞层面抑制衰老进程。
事实上,饮酒与寿命的关系一直是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。在 2022 年,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就曾发表一项重磅研究,该研究显示,每周饮酒超过 29 个单位(相当于 5 杯 500ml 的 14 度酒)的参与者,比每周饮酒少于 6 个单位(一杯 500ml 的 14 度酒)的端粒明显缩短 1-2 年。
端粒位于染色体两端,是医学领域公认的衰老生物标志物之一。随着细胞不断分裂,端粒会逐渐缩短,一旦其磨损至极限,细胞便失去分裂能力,最终走向衰亡,所以端粒也被形象地称作 “生命时钟”。而且在该项研究中还发现,将每周饮酒 100ml 的标准提升至每周 320ml,观察对象的端粒缩短速度进一步加快,这意味着喝酒越多,老得越快,可见 “小酌不一定怡情,但一定伤身”。
然而,在中国,男性对酒可是 “情有独钟”。牛津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开展的大型研究结果表明,近三分之一男性是 “定期饮酒者”,过去一年每周至少饮酒一次,每周平均摄入 286g 酒精,并且多为烈酒(相当于每周一斤白酒);在饮酒的男性里,超六成有每日饮酒的习惯。
有意思的是,爱酒之人同时也是健康产品的重要消费群体,或许正是深知喝酒的危害,他们渴望找到化解的办法。据咨询机构统计,2023 年男性在线上医药健康市场的消费额同比增长 25%,其中 70、80 后男性成为线上健康平台的主力军,下单用户占比 53%;“增强免疫力”和“延缓衰老” 更是成为关注热点。
也正因如此,衰老抑制产品杉宝一经上架京东、抖音平台,便备受中年男性的关注。尤其是 2024 年第四代杉宝,它整合了来自德国杉宝(Shinebion)实验室、德国海德堡大学和德国曼德制药的专利和技术,使得新一代杉宝的核心成分较之前提高了 210%,诱导自噬的活性也大大提高,相关技术在试验中可延长哺乳动物健康寿命 40% 以上。
作为酒精和衰老抑制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,中年男人将 “朋克养生” 的理念贯彻得十分到位。一边是难以推脱的酒局,他们需要在推杯换盏中拓展人脉、维系社交;另一边则是逐渐变差的身体,为了保持健康活力,他们对衰老干预科技成果不惜一掷千金。不难看出,现代生命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,正在帮助中年男性在应对早衰与享受生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。
